本报讯(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焦小飞)“经过4年坚持不懈的创新攻坚,我们成功研发出全球领先的AJS40003D打印设备。”9月17日,共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AJS40003D打印设备项目团队负责人马睿介绍,设备最大成型尺寸可达4000毫米×2500毫米×1500毫米,凭借国产化替代技术,成本降低45%,货期也从1年缩短至2个月。
3D打印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前沿载体,凭借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、数字化的特质,正以革命性突破推动产业链深度重构。共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深耕该领域10余年,实现铸造3D打印产业化应用的国内首创,已形成覆盖材料、工艺、设备及工厂的全链条能力。
“AJS4000的研发并非一帆风顺。”马睿带领团队,一次次突破,完成巨型框架稳如磐石、三轴举升力量充沛、地基巧思降本增效、巨幅打印头精度飞跃、国产化控制系统打破外企垄断“五大创新”,并攻克高层厚世界级难题,在更高层厚打印状态下,实现同等强度。这台国内首台最大尺寸的3D打印机,不仅为公司赢得全国铸造装备创新奖,还显著提升生产效率,降低设计与原材料成本,颠覆传统铸造模式,为中大型铸件产业化提供强大支撑。
在推动宁夏传统铸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同时,共享智能装备所属的共享装备2023年在福建泉州落地3D打印铸造全流程智能工厂,成为闽宁协作的生动实践。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(泉州)中心采用新型球形人造砂与数字化工艺,使废品率降低30%,能耗成本降低约16%,为泉州制造业绿色智能转型树立了标杆。
今年,随着10台AJS3200砂型3D打印机和7台AJS4000超级砂型3D打印机在共享装备铸铁、铸钢生产基地投入使用,集团完成全球首座“3D+大型铸铁件企业”和全球首座“3D+重型铸钢件企业”的整体转型。目前,集团旗下所有铸造企业已实现“3D+”转型,生产效率提高2至3倍,铸件废品率下降约20%,传统铸造从“傻大黑粗”向“窈窕淑女”华丽转身。
面向未来,共享集团将坚持“创新驱动、绿色智能、高端高效”发展方针,深化“3D+”产业化应用,探索“数字孪生+”“人工智能+”等前沿场景,为铸造行业的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股票投资管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