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5年湘西雪峰山,中国军队用美式装备包围了10万日军,眼看要打一场载入史册的歼灭战。可就在最后关头,指挥官突然下令:打开包围圈,放走敌人!这一离奇操作让前线将领当场炸锅。更魔幻的是,12年后,两位国民党战犯在北京功德林监狱重逢时,当年的师长杨伯涛仍揪着司令官王耀武的衣领怒吼:"你放跑日本人的账,老子记你一辈子!"
"你是日本人的功臣,中国人的罪人!"杨伯涛的指控像刀子扎进王耀武心里。这场1945年的雪峰山战役,本是国民党军最扬眉吐仗——全美械装备的18军11师师长杨伯涛带着子弟兵在家乡作战,眼看要把日军116师团包了饺子。可王耀武一纸命令,硬是让杨伯涛撤开包围圈,放跑日军一个整编师团。
诡异的是,当时日军败局已定:中美空军用燃烧弹把鹰形山烧成火焰山,国军切断湘黔公路,连冈村宁次都下了撤退令。偏偏在这节骨眼上,重庆连发十二道金牌催何应钦"速报大捷"——因为国民党六中全会等着用捷报装点门面。
王耀武的作战参谋邱维达晚年揭秘:何应钦深夜来电说"军事要配合政治"。原来蒋介石急着在旧金山联合国大会前刷战绩,好让外交官宋子文挺直腰板谈判。更讽刺的是,重庆大街小巷已提前挂满"庆祝湘西大捷"的横幅,可前线还在死人。
杨伯涛的11师士兵们最憋屈。这些湖南子弟兵战前发誓"绝不给师长在家乡丢脸",有个营长冲锋前还笑谈要去师长家吃杀猪菜。结果仗打赢了,人却因那道撤军令白白牺牲。胡琏的18军更窝火——他们像赶羊一样把日军赶进包围圈,上头却突然让把栅栏拆了。
表面看国民党赚足了面子:歼敌2.8万,日军从此再难西进。东京大本营战报称"芷江作战遭遇支那军最猛烈抵抗"。可被放跑的116师团后来在南京投降时,竟还有脸列队展示军旗。
王耀武在功德林解释"这是老蒋的意思"时,管理所干部都听笑了。因为1949年审判冈村宁次时,这位雪峰山战役的日军总指挥竟被蒋介石宣布无罪,还聘为军事顾问。相比之下,杨伯涛的愤怒反而显得可爱——至少证明国民党里还有人真把抗日当回事。
解密档案显示,这场荒唐戏码早有伏笔。1944年豫湘桂溃败后,美军史迪威大骂国民党"连乞丐都不如的军队"。罗斯福转头就把中国利益卖给斯大林换苏联出兵。蒋介石急需雪峰山胜利来证明"美械师不是烧火棍",可又怕嫡系部队打光影响内战。
最讽刺的是战术选择:王耀武原本计划复制红军"围点打援"战术全歼日军,何应钦却选了"驱敌不歼敌"的骚操作。就像煮饺子时水刚开就关火,最后捞出一锅夹生饭。
如今战史学家算账:若全歼116师团,抗战至少提前3个月结束。那些被放跑的日军后来在湖南烧杀抢掠,直到投降前夜还在作恶。而国民党忙着用"虚假大捷"给四中全会献礼时,共产党敌后战场正发动全面反攻。
杨伯涛至死没想通:为什么抗日非要"配合政治"?就像老百姓说的:"打鬼子还讨价还价,活该后来被赶到台湾。"
某些人总爱把"政治智慧"挂嘴边。何应钦放跑日军叫"政治",蒋介石包庇战犯叫"大局",王耀武甩锅上司叫"无奈"。倒是杨伯涛这号"愣头青"可爱得多——至少他知道打鬼子就该往死里打,哪来那么多弯弯绕?
当年要是共产党来指挥雪峰山战役,会不会直接全歼日军?看看平型关和百团大战就知道答案。可国民党为什么宁可放虎归山也要"配合政治"?莫非在他们眼里,日本鬼子还不如延安的土八路可怕?
股票投资管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